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园区资讯

淮南煤化工园区 产业向“新”而行 发展向“高”攀登

发布日期:2024-09-25 11:40 来源:淮南日报 【字体: 阅读:



初秋时节,淮南煤化工园区各在建项目现场,各类施工机械运转不停,工程车辆来回穿梭,施工人员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定格成一帧帧忙碌的动人画面,奏响了项目建设“金秋奋进曲”。

看!淮南赛纬年产20万吨二次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配套原料项目、安徽普碳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项目、淮南金宏碳捕集综合利用项目等一批新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按下“快进键”。

听!中安联合、安徽嘉玺、淮南舜天等企业设备运转、轰鸣不息,点燃“强引擎”。

火热的建设生产场景,激荡着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脉动。

园区是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阵地。近年来,淮南煤化工园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瞄准国家产业发展方向,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合肥都市圈等一系列政策叠加机遇,聚焦现代煤化工、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三大主导产业,积极承接优质化工产业转移,坚持招大引强、加快项目建设、完善要素保障、提升监管水平,推动园区安全、绿色、节约、集约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安徽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

产业向“新”而行,发展向“高”攀登。2021-2023年,园区连续三年在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年度考核中保持争先进位态势,分别提升6位、16位、41位。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民间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等多项经济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幅。2023年获评安徽省新材料产业十强园区。

坚持负重前行,全力以赴拼经济,划出园区高质量发展“上扬线”

狭路相逢勇者胜,越是艰难越向前。

三年疫情考验,产业发展遭受市场冲击,园区面临着诸多挑战。

近年来,淮南煤化工园区广大干部职工坚定信心、保持定力、负重前行,鼓足“干”的劲头、发扬“拼”的精神、践行“抢”的作风,始终把拼经济、拼发展作为中心任务,以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责任感和实干争先的韧劲,坚持园区和企业双向发力,用“实干”为“转型”搭梯,用“上进”对冲“下行”,全力以赴打好一场场园区经济稳增长攻坚战,保持了经济稳进提质、发展稳中向好态势。

数据显示,2024年1-8月份,园区工业总产值增速为6.1%,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4.1%,保持较快增长。值得一提的是,安徽普碳年产30万吨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项目(一期)已成功入选国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一批)》。

坚持项目为王,招大引强、招新引精,跑出产业集群集聚“加速度”

打好项目招引“主动仗”,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我们以加快推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为目标,树牢‘项目为王、招商为要’理念,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下好谋划‘先手棋’。”园区主要负责人说。园区组建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设立6个工作组,开展全员招商,实施精准招商。2023年以来,先后签约高端水性乳液、聚丙烯膜材料、日产40万颗26700钠离子电池等26个制造业项目;与两院院士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化工中试项目落地转化。实施项目包保周调度推进机制,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园区产业规模持续做大做强。2024年开工建设光刻胶及半导体液晶面板用高纯湿电子化学品项目、淮南新生力车用清洁养护用品和钠离子电池3个项目,总投资24.1亿元;拟开工建设植保剂项目、废盐处置和羧甲基纤维素钠3个项目,总投资11.7亿元。

坚持向“新”而行,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建设循环产业体系。目前,园区以中安联合为龙头,锁定“固碳”新技术,引进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碳捕集综合利用等项目,构建了中安联合(二氧化碳排放)→淮南金宏碳捕集综合利用项目(碳捕集)→普碳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项目(碳利用)→赛纬锂电池电解液项目(碳产业链延伸)的循环低碳经济产业链,形成了以产业链关联为纽带的产业集群。

坚持强力保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市场主体成长“沃土”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企业生长的“沃土”。

园区发扬“讲真话、办实事、有效率”的工作作风,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企业遇到的难点痛点问题,聚力种好营商环境的“梧桐树”,引得优质企业“凤来栖”。开展园区中层干部年度述职评议,找短板、查不足、抓整改、促提升,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干部队伍。同时,开展“流程再造年”活动,规范内部管理,实现各项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开创园区开发新模式,引进央企、国企、基金等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建设。先后建成八纵四横路网、两期水系、自来水厂管网、35kv供电线路等,中试基地、综合管廊、标准化厂房等进入收尾阶段;产城融合项目“揽淮城祁家”将于2024年底建成。与潘集区及涉及乡镇建立日常工作对接机制,理顺规范土地征迁流程,保障项目及时用地。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暨“企业诉求办理”包保联系人制度,常态化深入企业项目现场调研走访,了解困难和问题,以服务的温度助推企业发展的速度。与数家银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连续2年召开政银企对接会,协助企业获得贷款。2年来累计协助企业融资近20亿元,让企业发展“轻松上阵”。

坚持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点燃新质生产力发展“强引擎”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园区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着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园区牵头中安联合、四川大学、安徽理工大学联合申报并获批先进煤基高分子材料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支持摩纳珀里、安徽理工大学联合申报并获批特种聚合物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支持舜天合成公司申报并获批省企业研发中心。中安联合获评省绿色工厂、智能工厂、省“5G+工业互联网”十大创新应用和省节水标杆企业,安徽嘉玺获评国家绿色工厂、省绿色工厂、省企业技术中心和省专精特新企业,安徽远景获评安徽省新产品和省专精特新企业。截至目前,共有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企业研发中心1个,省产业创新研究院1个;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占比80%;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5亿元以上规上制造业企业无研发活动已全部清零。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2023年申报并获批安徽省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培育项目——淮南新材料产业学院,当年9月挂牌,采取2+1办学模式,已累计招录近800名学子入学,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高技能人才支撑。园区与淮南联大合作,搭建淮南市化工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为企业安全、环保等领域技能型人才开展培训创造条件。

坚持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激活园区可持续发展“一池春水”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

园区认真落实开发区“管委会+公司”改革要求,以市场化、专业化为导向,进一步细化明确管委会和运营公司职责,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合理、更有效率。2023年5月底园区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实施方案获批以来,认真落实《方案》要求,制定并完善《雇员聘用办法》《绩效考核暂行办法》等配套的文件,深化干部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园区管委会内设机构与园区平台运营公司实行人员分类管理、打破身份限制,统筹使用,落实全员岗位聘任制,做到资源尽享尽用。

同时,全力推进开发区赋权承接工作,园区各相关部门围绕34项赋权,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认真做好承接工作。目前,园区职能权限不断完善,人事薪酬改革方案获批,省级开发区首批下放涉及建设管理、环境保护、安全监管等34项赋权已顺利承接,财政管理体制实现独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园区主要负责人表示,园区将始终瞄准化工新材料赛道,坚持创新手法、步法、打法,聚焦做好“煤头化尾”文章,持续推动基础化工强链、精细化工延链、化工新材料补链,实现煤炭由燃料向原料、材料、终端产品转化,构建“零碳”产业链,打造“零碳”产业园,着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奋力打造淮南高质量转型发展重要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