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001号”甲醇动力新能源船舶在武汉开建
10月21日上午,“淮河001号”甲醇动力新能源船舶建造开工仪式在武昌造船厂举行,这既是淮河流域航运动力系统绿色转型的重要突破,也是淮南推动传统资源型产业向高端制造跃迁的积极探索。
淮河干流从淮南市穿城而过,常年可通行1000—3000吨级船舶,是连接豫皖苏三省的水运枢纽;引江济淮工程全线通航后,淮南成为长江—淮河联运的关键中转站,船舶可经运河直达合肥、芜湖等长江港口,辐射长三角。同时,随着淮河、茨淮新河水道治理,目前全域可通行2000吨级船舶。
“淮河001号”甲醇动力新能源船舶建造开工仪式在武昌造船厂举行
为抢抓国家推进内河船舶绿色转型发展机遇,发挥淮河黄金水道和煤化工园区产业基础优势,助力淮南减污降碳示范城市建设,淮南煤化工园区联合中国船舶集团武昌造船厂、中国船舶712研究所、中国船舶11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吉利集团汉马科技、上海夏雪科技等机构院所及头部企业,计划通过合作研发、项目导入、产业联动等方式,打造绿色船舶产业集群。
“淮河001号”由中国船舶工业“国家队”武昌造船厂与淮南煤化工园区联手打造。武昌造船厂以百年积淀和领先技术,承载建造“淮河001号”的重任。淮南煤化工园区发挥年产210万吨甲醇资源优势,为“淮河001号”供应精制甲醇燃料。园区同步规划建设配套的岸基加注站、加注船等基础设施,为新能源船舶规模化运行提供保障。
“淮河001号”甲醇动力新能源船舶建造开工仪式在武昌造船厂举行
“淮河001号”的建造,对淮南乃至淮河区域的船舶绿色转型具有引领意义。淮南煤化工园区立足现有的甲醇、氢气产能优势,将依托安徽江淮绿色船舶科学研究院的技术支撑,持续推进淮河流域标准船型研发、智能绿色综合物流港、生物质甲醇制备、船舶配套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加快构建“院、船、港、醇、园”五位一体的全链条产业生态。